10年前父親臨終遺言:他走後不要和姑姑來往,姑姑病重後我明白了
導語:
都說「不經他人苦,莫勸他人善」,很多事情外人看到的往往只是無足輕重的表面事情,可對當事人來說,那可能是滅頂之災,也可能是無法原諒的痛。
特別是來自最親、最信任的兄弟姐妹的傷害時,那樣的痛是外人無法理解,更無法感同身受。
只是,世人往往容易被表面的事情帶動情緒,以為那就是真相,不分青紅皂白地去指責那個受到傷害的人,這才有了「不經他人苦,莫勸他人善」的典故。
46歲的侯先生就遇到了類似的事情,10年前,他的父親臨終前給他留下遺言:他走後就不要和姑姑有來往,事實上就是和姑姑斷親。
當時,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說是他的父親做得太過了,甚至連他也不理解父親,直到他從奶奶嘴裡知道了發生在父親和姑姑之間的故事後,他才明白了父親的委屈。
10年後的今天,姑姑患重病,他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舉動。

來自侯先生的自述:
我的父親集合了大部分農民身上的特質,他善良、勤奮、還有愛兄弟姐妹,他是家裡的長子,在爺爺走了之後,他做到了真正的長兄如父。
其實,父親和他的弟弟、妹妹們,只是同父異母關係,如今的奶奶並不是父親的親生母親,而是繼母。
聽長輩們說,父親的親生母親在他兩歲時因病去世,後來爺爺再婚,娶了如今的奶奶,還是發生動盪落魄後的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。
爺爺再婚後,父親多了3個弟弟和3個妹妹,而奶奶對父親雖然沒辦法一視同仁,但相對大部分「後媽」來說,奶奶已經算是一位合格的繼母,畢竟,奶奶也有自己的親生子女。
父親也許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不是奶奶親生的兒子,正因如此,他比大多數的孩子都要早熟,都要懂得去討好自己的父母。
而為了能贏得父母對自己的喜歡,父親不但努力學習,還努力分擔家務,更從小主動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。
父親說兩個叔叔和兩個姑姑都是在父親的背上長大的,特別是最小的姑姑,兩個之間的年齡相差了15歲,父親幾乎把小姑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,特別是爺爺走了之後,父親更是把自己當成小姑姑的「父親」。
父親經常回憶說:爺爺在小姑姑剛出生的那年就走了,因為走得不是很光彩,都沒有辦葬禮就下葬了。
那時候,奶奶整個精神狀態都不是很好,根本沒有辦法照顧好小姑姑,父親擔心小姑姑會發生意外,主動擔起了「長兄如父」的角色。
他經常抱著小姑姑讓村裡的嬸嬸或阿姨們喂小姑姑「喝奶」,除此之外,父親還會向村頭養了幾頭母羊的叔叔家討羊奶。

在父親東奔西跑下,小姑姑逐漸長大,而父親因爺爺早逝而過早地挑起了家裡的重擔,他根本沒有機會好好讀書。
說實話,父親是村裡唯一一個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人,只會一些簡單的日常算術,因此,他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外號「驢蛋」。
大概是說他的本質和驢的本質一樣:老實肯定,還不計較回報。
父親長大後,為了照顧整個家庭,在兩個弟弟都結婚後,他才真正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,那時候他已經30齣頭了。
在當時,他已經是剩男了,說難聽點的話,他已經被打入光棍的行列了。
在他32歲那年,在親戚的介紹下,認識了我的母親,一個被婆家嫌棄離婚回了娘家,還被兄嫂趕出家門的可憐女人。
按正常情況來說,以父親對幾個叔叔和姑姑的付出,他們哪怕不能以等同代價回報,也應該心存感激才對。
可事實上並非如此,父親和幾個叔叔之間,同樣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吵架,還會為了贍養奶奶的事情而鬧矛盾。
特別是四叔,他總說父親對奶奶不夠好,還說父親忘恩負義,理由是如果不是有奶奶幫忙給父親找對象,父親哪有如今的兒女雙全。
每次聽到四叔的話後,父親總是默默地不說話,母親總說父親太懦弱,別人騎到頭上了也不懂得反抗。
父親卻說:不管他認不認我這個哥哥,他都是我的弟弟,我答應過老父親要照顧好他們,再說,我去跟他吵的話,只會讓外人笑話,我幹嘛要給別人增加談資?

而讓我覺得奇怪的是,從小我就察覺出小姑姑對父親的敵意,小姑姑看父親的眼神根本就不像是親人,更多的像是「仇人」。
都說愛屋及烏,小姑姑不喜歡父親,對我和妹妹也如同陌生人一樣,有時候還會故意對我和妹妹冷嘲熱諷。
那時候不懂就會問父母:這到底是為什麼?
父親總說:大人的事,小孩子別管。
而母親則說:問你爸去。
後來我才知道小姑姑之所以恨父親,是因為父親曾對她「棒打鴛鴦」,讓她不能嫁給自己喜歡的情郎。
可她不知道的是,父親哪捨得把她嫁給一個又老又窮的油膩大叔,只能做「棒打鴛鴦」的惡人,強自把小姑姑和那老男人分開。
記得在我快要中考那年,奶奶做了一場手術,在醫院裡住了將近20天,父親把錢都花了奶奶身上,為奶奶交住院費了,連我的報考費都拿不出來。
為這事,母親和父親大吵了一架,說:那又不是你的親媽,你為什麼那麼積極,怕有錢沒地方花一樣,搶著去交費?再說,她有一群親生子女,哪輪到你搶在前面,就你會做孝子,把人家親生子女都變成了不孝子女,你圖什麼呢?
父親說:我圖問心無愧,再說,她雖然不是我親媽,但我也叫了她幾十年的「媽」,她就是我親媽。
母親發憤反問:那你說我們的日子還過不過?你不但把孩子的學費花完了,現在,連孩子的報考費都沒有,而且,外面還欠債,你說該怎麼辦?
父親悶悶地說:放心,我會想辦法的。

到了晚上,母親氣消後,細細地和父親說:我不是反對你對咱媽好,而是我們也應該量力而為,再說,孝順父母是大家的事情,不是你一個人的事,你不應該獨攬,而是應該大家分攤。
母親還說:「我知道你習慣了樣樣都搶在前面,可你別忘了,你的弟弟妹妹都長大了,他們同樣有責任和義務去孝順、贍養父母,你要學會給他們機會,不然他們怎麼會成長?」
「看如今他們對你的態度,不是感謝你,而是在責怪你太積極,讓他們被外人指指點點,說到底就是你的錯。」
父親一直不說話,最後長嘆了一口氣說:這不都是自願的嗎?我看他們都不願意掏錢,有什麼辦法,我總不能為這事去跟他們吵吧?
眼看報考的時間就要過了,父親才不得不去二叔家借錢,二叔對父親的態度還算不錯,非常痛快就把錢給了父親,還對父親說有困難的話還可以找他。
也許是看過太多父親那佝僂的背影,也許是童年時的夢想,看著父親借來的報考費,我暗暗對自己發誓說:一定要考上大學,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!
只是,在我終於考上了大學,也終於有能力讓父親過上好日子時,父親卻被查出胰腺癌,不到半年就走了。
剛開始的三個月,父親還能夠下床活動一下,到了後三個月,父親基本沒有辦法下床了,甚至沒出過醫院的大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