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出五萬幫弟弟買房,過生日時弟媳給我一個信封,打開後我哭了
我叫韓文麗,今年33歲。我有個弟弟,叫韓文軍,今年30歲。我們姐弟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父親,是我媽一個人把我們養大,供我們上了大學。
我爸走的時候,我弟剛兩歲。我姥姥心疼我媽,勸她趁著年輕再找個人嫁了。可是帶著孩子的農村婦女不好再嫁,我媽又不捨得把我們姐弟倆丟給爺爺奶奶,所以她堅定地拒絕了我姥姥的提議。
我學習成績一般,只考了一個二本大學。畢業後,我考了我們鎮上的教師編,成了一名小學老師。我弟弟比我爭氣,他畢業後考上了我們縣城的公務員,是我們村裡走出去的金鳳凰。
我們家庭條件不好,能上大學靠的是我媽一個人打好幾份工。我跟弟弟上大學的時候,也勤工儉學,儘量減輕我媽的負擔。村裡人都說我們姐弟生在我家可惜了,要是生在一個富裕些的家庭,我們肯定會更有出息。

但是我們自己倒是覺得這樣挺好,我們一家三口感情很好,生活得很幸福。我要結婚的時候,我弟弟哭紅了眼。他以為我嫁給我老公,是因為他家離我媽家近,方便我經常回去照顧我媽。
我跟他解釋過很多次,我選擇我老公是因為他為人正直、踏實、有責任心。但是我弟弟就是固執地不相信。因為當時還有個同學追我,那個人的家庭條件比我老公家好很多,但他家在別的城市。我也沒再繼續跟弟弟解釋,我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。
我老公家也是農村的,我們都在鎮上工作,每天騎電瓶車上下班很方便。我們感情很好,又都是出身農村,都很能體諒對方的不容易。我老公家庭條件比我家好不了多少,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是婚後攢了幾年錢才買的。
兩年前過年的時候,我弟弟弟媳說起了想買房子的事情。他們結婚的時候也沒有房子,婚後兩個人省吃儉用,攢了二十萬。他們在縣城看上了一套房子,首付需要二十五萬。
我跟我老公商量,想拿兩萬塊錢幫弟弟一把,不用他們還。沒想到我老公卻笑話我摳門:「你這當姐姐的怎麼這麼小氣,文軍他們買房差五萬。就算你給他們兩萬,他們還是要去找別人借錢。不如直接給他們五萬,省的再麻煩外人。」

我知道我老公想買輛車,目前我們手上剛攢了八萬塊錢。如果給我弟弟五萬的話,我老公想買車的願望就實現不了了。我老公說:「車就是個代步工具,咱們又不經常出遠門,不著急買。但是弟弟他們買房是大事,買了房才有家的感覺。你忘了咱們當時搬進新家的時候,有多高興了……」
我們給了弟弟五萬塊錢,我老公還還專門強調了這個錢不用還,是我們當姐姐姐夫的一點心意,我弟弟很感動。我媽本來因為自己幫不上忙,感覺很自責。看我們姐弟感情好,弟弟的首付也湊夠了,也就不那麼難過了。
前幾天我過生日,我媽讓我回娘家吃飯,我弟弟弟媳專門回老家來給我慶生,還送給我一件很漂亮的外套。飯後我弟媳給了我一個信封,讓我回家再拆開。她低聲對我說:「姐姐,有些話我心裡有,但是嘴上說不出來,就寫在紙上了。你可不許笑話我矯情哈。」
弟媳的話說得我心裡痒痒的,我特別好奇她都給我寫了些什麼。一進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信封打開了。信封里不光有一封信,還有一張銀行卡。信上說:

姐姐,這張銀行卡是用咱媽的身份證辦的,裡面有五萬一千塊錢,密碼是咱媽的生日。五萬塊錢是還你們的,我不是跟你和姐夫見外,而是現在我們有能力還錢了,就不想虧欠你們。
你們工作也很辛苦,掙錢比我們更不容易。當初為了幫我們,你們看好的車都沒買。另外,多出來的一千塊錢不是利息,是給咱媽的養老錢。以後我們每個月都會往這張卡里打一千塊錢,這些錢由你支配。
我聽文軍說咱媽年輕的時候幹活太多,落下了不少病根。我看現在咱媽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,到了我們盡孝的時候了。我跟文軍兩個人不經常回家,咱媽都是你跟姐夫在照顧,我們出不了力,理應出點錢。你不要跟我客氣,這都是咱們當兒女的義務。
我知道你跟姐夫都是實在人,當初說了不用我們還錢,是真心想資助我們。但是親兄弟明算帳,我們不能白白拿你們的錢。你知道我這人直來直去慣了,我怕你跟我推讓,所以不敢當面給你,就給你寫了這封信。
這件事就這麼定了,你千萬別跟我客氣,我受不了的。再次祝福姐姐生日快樂,我們一家人要一直這麼和睦幸福下去呀!

讀了弟媳的信,握著弟媳給的銀行卡,我鼻子一酸竟流下了淚。我弟媳是個非常善良賢惠、善解人意的人。她跟我弟弟是大學同學,知道我家裡的情況,基本上是裸婚進的門。我媽就給了我弟媳三萬塊錢彩禮,還被我弟媳以暫時用不到為由,讓我媽保管著了。
我弟弟弟媳工作忙,做不到經常回家。但是每到換季的時候,我弟媳都會給我媽買新衣服寄回來。逢年過節回來的時候,不光給我媽買大包小包的禮物,還總是給我女兒買零食。就連我的生日,我弟媳都從來沒忘記過,每年都給我送生日禮物……
以前我媽是全村人同情憐憫的對象,一個寡婦養活兩個孩子,確實很艱難。但現在村裡人就沒有不羨慕我媽的。老話說兒子女兒再怎麼孝順,都不如兒媳和女婿有孝心好。大家都說我媽好福氣,女兒嫁得好,兒子娶的好。養大了兩個孩子,卻收穫了四個孩子孝心。
我感覺我也很有福氣,我有個愛我的媽媽,當初生活那麼艱難,她咬牙堅持供我上了大學。我有個心疼我的弟弟,懂得站在我的立場上考慮我的問題。更幸運的是,我還有個體貼暖心的弟媳。相處起來,就跟多了一個親妹妹一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