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姨遠嫁外地,娘家紅白事不參與不隨份子錢,她兒子結婚娘家沉默
01
肖琴媽媽有三姐弟,媽媽是老大,還有個弟弟和妹妹。
從小到大,三姐弟感情還不錯。只是隨著各自結婚成家後,關係就越走越遠了。
尤其是小姨,遠嫁外地,差不多2000公里。結婚後,就差不多和娘家斷絕了來往。
娘家的紅白喜事一概不參與,也不隨份子錢。
被人追問多了,小姨就說太遠了,來回折騰,不方便。
久而久之,常常拒絕別人好意的小姨,到最後就慢慢沒人邀請了,不管紅白喜事。

02
當小姨給媽媽打電話時,媽媽聽完連菜都沒心思炒了,說你兒子結婚要我們去,我們家辦事,你人影呢?
電話那頭小姨支支吾吾:那不是快2000公里嗎?來回折騰,大人小孩都累,經濟也不寬裕。
說完,小姨又說:可這次我兒子結婚不一樣,一輩子就一回,姐,你就幫我勸勸二哥吧,總不能一個娘家人都不來吧。
媽媽依舊沒有在電話里承諾去還是不去,畢竟對於這個親妹妹,媽媽也是有怨氣的。
掛了電話,媽媽氣得坐在沙發上嘆氣。
去年二舅家的表哥結婚,提前一個月就給小姨發了請帖,小姨就回了句:差不多兩千公里,實在走不開,連個紅包都沒隨。
更別說姥姥前幾年去世,親戚們輪番給她打電話,她也以「孩子要上學走不開」為由,沒回來送自己的親媽最後一程。
為了此事,二舅和舅媽當即就在眾多親戚面前表態,說親媽去世都不回來見最後一面,這個妹妹以後也無需再走動。

03
當時,爸媽勸了小姨許久,但小姨卻依舊沒有露面,只給肖琴媽媽轉了2000塊錢作為老母親去世的喪儀。
而二舅聽聞後,不但沒有2000塊錢,還讓大姐馬上還回去,以後也別和這樣的妹妹來往了。
這件事漸漸成為了過去,大家這些年也心平氣和了許多。
只是每每說起小姨,大家似乎都有著不少的怨氣。實在是這個小姨太不會做人了。
雖然對這個妹妹很氣憤,但媽媽作為長姐,還是想緩和妹妹和弟弟之間的關係。
於是,媽媽就跟二舅說了這件事,結果二舅直接開罵:她倒會算,咱們誰家辦事她都躲,現在自己家有事了,倒想起娘家窮親戚來了。
舅媽也隨聲附和:我們不去,來回機票錢比隨份子都貴,犯不著。人家反正早就不需要娘家走動了。

04
聽了弟弟弟媳婦的話,媽媽也在心裡犯嘀咕。
前幾年弟弟考上大學辦酒,媽媽特意打電話邀請小姨回來,順便和兄弟姐妹見見面。畢竟自從結婚後,小姨就不曾回來過。
可小姨只在微信上發了句「恭喜」,就沒了下文,連個紅包影子都沒有。
肖琴想著小姨現在讓全部娘家人去參加婚禮,這臉也太大了。
肖琴勸自己的媽媽,別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畢竟小姨這些年做出的事情,實在讓人太膈應了。
可肖琴也很清楚媽媽嘴硬心軟,畢竟是自己的親妹妹,又跟弟弟弟媳婦鬧翻了臉,她不調和一下,這兩兄妹就真的一輩子反目成仇了。

05
就在媽媽焦頭爛額的時候,小姨又打來了電話,這次還帶著哭腔:姐,以前是我做得不對,不懂事,可我兒子結婚,娘家一個人都不來,我在婆家抬不起頭。你們就當看在我和媽的面子上,來一趟吧。
小姨這麼一哭,媽媽頓時就心軟了。可想到弟弟堅決的態度,她又犯了難。
當初姥姥去世,小姨各種找藉口不回來,二舅和舅媽早就有意見了,還放話不認這個妹妹了。
雖然小姨遠嫁不容易,可親戚之間講究的就是禮尚往來,哪能只占便宜不吃虧?
媽媽深深嘆了一口氣,無奈只好跟爸爸說了,結果爸爸當即就怒了:這種只進不出的親戚,沒必要來往。
本來還想讓爸爸去勸勸二舅,畢竟男人之間好說話,可誰知道爸爸也是這個態度。這讓媽媽更犯愁了。

06
娘家這邊沒有一個親戚鬆口要去觀禮,小姨急得天天給肖琴媽媽打電話哭訴。
可肖琴媽媽也無能為力,畢竟弟弟弟媳婦不鬆口,其它的親戚也不敢貿然說去。
想起自己這個平時不聯繫,有事才想起你的妹妹,媽媽也很是苦惱,很是無語。
一個連娘家都不肯走動的人,娘家紅白喜事一概不參與的人,又憑什麼要求娘家人去給你撐腰呢?
肖琴媽媽愁得晚上都睡不好,黑眼圈都黑了幾個度。
看到這,爸爸就勸她,硬氣點拒絕了事,你可別為了這個涼薄的妹妹,又得罪了你弟弟和弟媳婦。
只是媽媽終究還是狠不下心。
大家說,遇到這樣的親戚,你是硬氣拒絕,還是看在血緣的面子上委屈自己走一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