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費翔的感情世界裡,永遠留著一個女人的位置——葉倩文。
80年代初,兩人在台灣相識,一個是史丹福歸來的才子,
一個是海外長大的少女,兩人火花四濺。
當時費翔已經是紅透半邊天的偶像,而葉倩文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。
他們愛得深切,費翔甚至公開表態非葉倩文不娶。
這段感情卻遭到費翔母親的強烈反對。
在母親畢麗娜眼中,兒子是「未來巨星」,而葉倩文根本配不上他。
母親多次阻撓兩人約會,甚至裝病破壞他們見面。
儘管葉倩文努力討好費母,買禮物、說好話,但費母始終不接納她,甚至對她說難聽話。
最終,看不到未來的葉倩文選擇遠走香港發展。
分手那夜,費翔在紐約街頭遊蕩到天明,心從此缺了一角。
後來葉倩文嫁給了林子祥,而費翔卻再也找不到能取代她的人。
家庭陰影也深深影響著費翔對婚姻的看法。
2025年,記者問64歲的費翔:「你帥氣又有錢,為什麼一直都不結婚?」費翔一臉苦笑:「我也想結婚生子,可是有一樣東西不允許。
」這個東西不是時間也不是條件,而是一顆再也裝不下別人的心。

少年時父母離異,最疼愛的姐姐安雅25歲就因癌症去世。
姐姐臨終囑託「替我好好活」,讓他棄醫從藝,也看透了生死無常。
這些經歷讓他覺得「人與人之間終究會分開」,對親密關係產生了本能的恐懼。
雖然後來費翔也有過幾段感情,包括與楊瀾在美國的相遇,但都無疾而終。
與楊瀾合租公寓時,兩人更多是互相扶持的夥伴關係,會一起採購、做飯,聊各自的困惑,最終因人生目標不同而分手。
還有與「台灣第一美女」胡因夢的交往,實際上兩人討論哲學比談情說愛還多。
但這些關係都沒能修成正果。
費翔曾感慨:「婚姻就像是一扇大門,我的門本是敞開的,但現在已經緊緊的閉上了。
」他不是不想結婚,而是「心被帶走了」。
母親晚年雖然後悔當年的干涉,但時光無法倒流。
2024年,93歲的母親去世,費翔失去了最後的親人。
2025年春節路演時,他哽咽道:「今年是第一年,家裡沒人等我了。
」這句話道盡了他深處的孤獨。
雖然他說「孤獨不是懲罰,而是留給聰明人的禮物」,但偶爾也會承認「羨慕別人有兒子」。

如今64歲的費翔帶著兩隻貓獨居,工作填滿了生活。
他在紐約曼哈頓有價值千萬的豪宅,每天保持健身,生活精緻卻缺少人情味。
他看開了:「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結婚,我缺這個部分。
」 費翔的故事讓人思考:幸福一定要用婚姻來衡量嗎?
他選擇了自由而不是家庭,雖然偶爾會羨慕別人的天倫之樂,但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。
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,有的人需要婚姻帶來的安全感,有的人則更願意在獨處中尋找內心的平靜。
費翔顯然屬於後者。
或許正如費翔所說:「人生短暫,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」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人生,雖然與常人不同,但這就是他選擇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