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人在討論,認為勒布朗的榮耀很大程度上靠媒體包裝,特別是和科比時期的對比。熱火剛奪冠時,媒體鋪天蓋地地說詹姆斯已經超越了科比,但2014年全明星正面交鋒時,科比全程緊盯詹姆斯,主動防守、壓制他,甚至在場上當面嘲諷他的得分難度。那時候,兩人的實力差距還是很明顯的。
詹姆斯後來曾公開宣稱自己是歷史最佳,但2016年奪冠的過程卻充滿爭議點。當年總決賽中,庫裡帶傷,勇士被嚴密防守,再加上裁判偏袒,加劇了爭議,騎士也算是幸運贏得了搶七。同期諾維茨基也帶領獨行俠奪冠,但當時媒體的宣傳力度明顯不同。

有人指出,騎士奪冠後,韋德、歐文等超級巨星都成了配角,尤其是濃眉之前抱怨過僅追求數據,不問輸贏。而且,現在季中賽這種新設獎項,看似高調錶演,實際上就是吸引收視率。詹姆斯還贏得了這個喬丹都未曾得過的獎項,這讓很多人覺得有些不合理。
2014全明星賽當天,科比在防守端全場盯死詹姆斯,每次他試圖擋拆都被科比繞前搶斷。攻防兩端的對抗瞬間令人印象深刻,最終科比對記者說:「我在這拿不了高分」,意思很明白——他在場上的壓制遠勝於得分。
當時,媒體把熱火的奪冠歸因於詹姆斯的神勇,甚至出現「超越科比」的說法,詹姆斯自己也曾相信。而喬丹曾直言:五個總冠軍比一個更有分量。詹姆斯回應說,榮譽不代表實力,但那次全明星的表現,科比的壓制讓很多人覺得,詹姆斯當場被「打臉」。
2016年總決賽第七場,庫里受傷,勇士追夢格林動作粗野卻未被罰,裁判在關鍵時刻偏向騎士,判罰對勇士非常不利。最終,騎士憑藉多次有利判罰以5分險勝,奪得總冠軍。
同期,諾維茨基帶領獨行俠也奪冠,系統簡單但高效。而媒體報道幾乎都圍繞騎士轉,好像他們的奪冠理所應當。同期還能打破球隊長久的冠軍荒,待遇差距卻如此懸殊。
濃眉曾公開表示,希望詹姆斯的紀錄能伴隨球隊的勝利。這話聽起來頗有諷刺意味——湖人許多時候數據漂亮,卻仍然輸球。比如,約基奇拿FMVP時,隊友連投票都沒人投。韋德、歐文等人在隊里常被安排打輔助,顯得不夠重要。
現在,季中賽這種比賽也被拿出來表演,勒布朗還到處宣傳,贏得了他自己都沒得過的獎項——似乎媒體資源都被他掌控著。數據可以堆,冠軍可以造,輿論也能引導。
球迷私下討論,覺得勒布朗在關鍵比賽表現並不出色,常常掉鏈子,但媒體總是誇大其詞,把普通勝利包裝成史詩逆轉。比如2016年總決賽,勇士傷兵滿營,但很多人忽略了他們的真實狀態和優勢被大大削弱了。
最近有人還爆料,勒布朗還收購了一家傳媒公司,自己「寫故事」,不斷誇大冠軍,實際上過程卻漏洞百出。就像當年熱火奪冠時,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,現在看來也不少水分。
科比退役前還在全明星比賽中「示範做人」,而勒布朗則一再吹噓自己更強。兩人職業生涯軌跡不同,但在場上的直接交手,數據差距是顯而易見的。媒體的讚美歸讚美,場上表現才是真金白銀。
約基奇帶隊的打法被贊為高效,但湖人的打法更依賴數據堆砌。濃眉的吐槽點出問題的本質:勝利和紀錄本應相輔相成,但現在,似乎只剩追求數據的單方面努力。這種現象,在聯盟中變得越來越普遍。
詹姆斯不斷宣稱自己是歷史最佳,不過質疑聲一直沒有止息。從當年被科比壓制,到奪冠過程中的爭議,再到隊友「工具人」的待遇,每一點都能找到依據。媒體的粉飾與真實比賽的差距,始終值得我們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