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飯後洗碗就是繞不開的一項家務事了,在很多朋友看來,洗碗還不簡單,只要把碗裡面的油污沖乾淨就可以了。
但是你知道嗎?
千萬別小看洗碗這項家務事,裡面其實還暗藏著健康隱患。
常聽人說:一人洗碗全家得病。
一些不好的洗碗習慣反而會讓碗筷變成細菌的繁殖地,從而可能會危害到家人的身體健康,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洗碗時存在的5個壞習慣,要是你也有的話,一定要儘早改掉!

第一:碗泡很久才去洗。
很多朋友吃過飯後不想洗碗,就把碗筷放在水池裡泡著,什麼時候想洗了再去洗,甚至還有一些人將一日三餐的碗都堆在一堆,到了晚上才不得已洗掉。
但是你知道嗎?
這種做法就給細菌營造了一個絕佳的繁殖環境,因為我們用過的碗筷上都會有著很多的食物殘渣,長時間浸泡,這些食物殘渣就會滋生細菌,而且浸泡的時間越長細菌繁殖的也就越多。
雖然說最後我們也是會把它清洗乾淨,但簡單的清洗並不能將所有的細菌都洗掉,殘留的細菌它就會隨著食物被我們吃下肚。
所以正確的做法,就是我們吃完飯後要儘快的把碗給洗掉。

第二:一塊抹布用很久。
洗碗當然就離不開洗碗布了,可關於這塊洗碗布很多朋友就不以為意,總是用很久,直到用爛了、破了、不能再用了,才想起來更換塊新的,覺得好像也沒什麼影響。
然而,我們可別小看這塊洗碗布,它可是細菌特別容易滋生的地方,我們天天都用洗碗布來擦拭油污,再加上它長期都處在一個潮濕的狀態,各種常見的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之類的都可能寄生在洗碗布上。
平常抹布用的時間一長我們也會發現,不僅看起來黑黑的非常髒,而且摸起來也很黏膩,這樣的抹布再用來洗碗,反而還會把碗越洗越髒。
所以家裡的抹布,最好一個月左右就更換新的,平常也要將它徹底洗乾淨,然後放在通風處晾乾,這樣就能有效減少抹布上細菌的滋生。

第三:洗潔精不漂清。
現在我們洗碗基本上都是使用的洗潔精,它就有著很強的去油作用。
不過很多朋友在使用洗潔精洗完碗後,沖洗的並不充分,就是簡單的沖兩下,甚至直接用盆接盆清水,然後把碗放在裡面涮一下就完事了。
但其實,這樣並不能將殘留徹底漂清。
雖然現在的很多洗潔精都標榜著無毒環保,但畢竟是化學製品,我們要是長期攝入殘留,還會對身體造成負擔,所以每次我們使用洗潔精洗完碗後一定要用流動的清水反覆的沖洗,至少要充上兩到三遍,直到碗盤摸起來沒有滑膩的感覺。

第四:洗完就把碗放進櫥櫃。
很多朋友洗完碗後還有這樣的習慣,就是把碗摞在一堆,然後直接放進櫥櫃裡面收納,這樣就可以保持台面的整潔了。
雖然這個習慣看似很好,卻存在著不少的隱患。
剛清洗過的碗盤裡面就殘留著不少的水分,我們把它疊放在一起,這些水分全部都會積在碗底。
這個時候我們又將它放在相對密封的櫥櫃裡面,這種潮濕又不通風的環境,就給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。
洗完碗後的正確做法,應該是將它立在碗架上,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,等它自然風乾之後再把它放進櫥櫃里,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細菌的滋生了。

第五:碗筷從不消毒。
你家的碗筷會經常消毒嗎?
可能很多朋友的答案是:不會。
覺得就是一家人吃飯,而且每次都洗,完全沒有必要消毒。
事實上這個做法並不對,平常我們簡單的沖洗只是把表面的髒物給衝掉了,對於一些頑固的細菌病毒,它還是會殘留在碗筷上,所以定期的給碗筷消毒就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具體消毒的方法也很簡單,家裡有消毒櫃的放進消毒櫃就行,沒有的話也可以選擇用開水煮,把碗筷放到鍋里,加入清水後煮開,保持5~10分鐘就可以了。
如果今天的文章對您有幫助,那就點一個贊,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或家人,感謝您的支持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