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多次提醒:上了年紀,要少吃白菜和雞蛋,可惜很多老人不聽勸.

2025-09-15     武巧輝     反饋

1 / 9

醫生多次提醒:上了年紀,要少吃白菜和雞蛋,可惜很多老人不聽勸

聲明: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,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,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。

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「藝術加工」,無任何虛構對話,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,意在科普健康知識,請知悉。

不少上了年紀的人,飯桌上總少不了白菜和雞蛋。

這倆東西價格親民,做法簡單,還營養豐富,看著就像「養生神器」。

2 / 9

但說來也怪,有些醫生卻一再提醒老年人,這兩樣東西得悠著點吃,不然身體可能會「抗議」。

可惜很多人聽不進去,畢竟,白菜和雞蛋這倆「老朋友」,在人們的觀念里早就和健康划上了等號。

先說白菜,很多人覺得它是一種怎麼吃都沒問題的食材。

無論是煮湯、清炒,還是做燉菜,白菜都可以說是「百搭王」。

而且它含水量高,熱量低,纖維多,這種組合簡直是減肥者的心頭好。 可問題就出在這「纖維」上了。

老年人的消化系統不像年輕時那麼「乾淨利索」了,腸胃功能難免有所減弱。

倘若過量食用白菜,特別是食用未經烹飪熟透的生白菜。

由於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,腸胃在消化時會不堪重負, 進而引發諸如脹氣、腹痛之類的不適症狀,嚴重情況下,還極有可能誘發便秘問題。

3 / 9

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,白菜中的草酸含量也不低。

這種草酸進入身體後,會和鈣結合形成草酸鈣,過多的草酸鈣可能在腎臟里慢慢「攢」出一顆小結石。

研究顯示,長期飲食中過量攝入草酸,會讓腎結石的發病率增加30%以上。

很多老年人本來腎功能就有些下降,要是再不加節制地吃白菜,可能無意間就給腎臟添了麻煩。

白菜的另一個「潛在風險」是鉀含量比較高。

鉀本身對人體很重要,可以維持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功能, 但對於一些患有慢性腎病的老年人來說,過多的鉀可能會讓身體的電解質平衡「崩盤」。

4 / 9

腎功能不全的人排鉀能力弱,攝入過量的鉀容易引起高鉀血症,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心臟功能。

醫生提醒過,某些老年病患者在飲食中要控制高鉀食物的攝入,而白菜恰好是一個隱藏的「鉀庫」。

再聊聊雞蛋,真是家家戶戶離不開的東西。

老年人總覺得雞蛋是「補品」,營養價值高,不吃幾個雞蛋都覺得虧。 但實際情況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。

雞蛋確實蛋白質豐富,但蛋黃里的膽固醇含量也不低。

對於血脂水平偏高的人來說,長期過量吃雞蛋,可能會讓膽固醇的「存量」越來越大。

美國的一項營養調查研究發現,每天吃一個以上雞蛋的人,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8%-10%。

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,但對於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,風險累積起來就是個不得了的事兒。

膽固醇高了,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積就會變多,動脈硬化的速度也可能加快。

上了年紀的人,血管彈性本來就不如年輕時,再加上過量攝入雞蛋帶來的「負擔」,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只會更高。

還有個有趣但不太被注意的點是,雞蛋吃多了對肝臟也是一種挑戰。

人體代謝膽固醇的主要「戰場」就在肝臟,而蛋黃中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需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。

如果老年人長期吃太多雞蛋,肝臟的代謝負擔會慢慢加重,甚至可能引發脂肪肝等問題。

一些老人總是抱怨肝功能不好,可能就是因為日常飲食中雞蛋的「暗中作祟」。

6 / 9

雞蛋的另一個「隱藏敵人」是蛋白質過量問題。 上了年紀,很多人的腎功能會慢慢下降。

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,腎臟在過濾代謝產物時就會「壓力山大」,久而久之可能會加速腎功能的衰退。

國際腎臟病學會建議,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入量應該根據個人的腎功能情況來調整,而不是一味地覺得「多補就好」。

那麼問題來了,為什麼醫生反覆提醒老年人少吃白菜和雞蛋,但有些老人還是「聽不進去」呢?

其實原因很簡單,很多人覺得自己吃了一輩子的白菜和雞蛋,也沒見出什麼大問題,幹嘛非得改呢?

這種心理很常見,但忽略了一個事實:年輕時身體代謝功能強,很多飲食中的「隱患」不會馬上表現出來,但隨著年紀增大,身體的代謝和修復能力下降,累積的問題才慢慢顯現。

7 / 9

當然,也不能簡單粗暴地說白菜和雞蛋不好。 這兩樣東西本身是好食材,只是對老年人來說,得學會適量和搭配。

比如白菜可以跟其他低草酸蔬菜搭配,減少草酸攝入,還可以通過焯水去掉一部分草酸。

雞蛋呢,吃的時候儘量控制量,一天一個或隔天一個就差不多了。

特別是那些有慢性病的老人,更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飲食,而不是覺得吃得多就是補得多。

這也引發了一個更深的問題:老年人的飲食習慣該怎麼調整,才能既保證營養,又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?

現代營養學的研究表明,老年人更需要均衡飲食,而不是單一的「偏愛」。

8 / 9

很多老人習慣性地重複某幾種食物,這種飲食結構單一的做法,可能無形中加重了某些營養素的過量攝入或缺乏。

例如,有研究表明,老年人攝入過多動物性蛋白質,而植物性蛋白質不足,可能導致酸鹼平衡失調,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。

而像白菜這樣的低熱量蔬菜,如果食用不當,反而可能讓老年人攝入的熱量過低,影響身體的基礎代謝功能。

其實,老年人飲食的關鍵在於多樣化和適量。

9 / 9

醫生們的提醒並不是完全否定某種食物, 而是希望大家能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,合理搭配膳食,而不是盲目迷信某一種「神奇食物」就能解決所有問題。

武巧輝 • 32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8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3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84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12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7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90次觀看
大炮仙 • 3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44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46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96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1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61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16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62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3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8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90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