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停止吃這2種水果,對肝臟傷害大,很多中老年人都愛吃,千萬要小心

2025-09-15     武巧輝     反饋

趙先生今年45歲,前段時間因持續腹痛、腹瀉、噁心等不適症狀,而到了醫院就診。

醫生面診發現他眼睛發黃,懷疑是肝功能異常。

經血檢發現他轉氨酶指標已達正常人的十倍,嘔吐物檢測黃麴黴毒素超標。

問診後了解到他此前吃了包霉變的花生,正是這包霉變的花生引發了黃麴黴毒素急性中毒。

不要小看霉變的東西,不小心攝入可能會帶來健康隱患,有些霉變食物產生的毒素毒性更甚於砒霜。

01

肝癌大戶被揪出,

毒性是砒霜的68倍!

黃曲黴素是由寄生麴黴菌、黃麴黴菌等在霉變穀物中產生的一種次級代謝產物,毒性和致癌性很強。

早在1993年,黃曲黴素就被世衛組織列為了一類致癌物,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,高出氰化鉀十倍

,僅一毫克就可誘發癌症,20毫克就能致死。

短期內攝入大量黃曲黴素,可能會引發急性中毒,導致腹痛、腹瀉、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下降等症狀,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急性肝衰竭或者致死。

長期低劑量攝入黃曲黴素,可能會破壞肝細胞DNA,誘發基因突變導致肝癌,其慢性毒性可能會損害腎臟、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等。

另外,黃曲黴素致癌性很強,可能會增加肝癌、胃癌、腎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。

北京醫科大學曾經做過相關實驗,分別把40雄性大鼠分為兩組,第一組是接受黃曲黴素B1處理的大鼠,共有25隻,第二組是實驗對照組,共有15隻。

經過60周的實驗時長,結果發現,第一組的大鼠有20隻出現了癌症,其中肝癌有18隻,膽管細胞癌有2隻,肝癌的發生率高達80%。

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經意攝入黃曲黴素,長時間可能會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,因此要遠離容易滋生黃曲黴素的食物。

1、食用油

玉米、花生米是常用食用油的食材來源,如果原料中有霉變的玉米、花生,或者榨油機長期不清洗,可能會導致食用油黃曲黴素超標。

2、久泡的木耳

木耳一般用涼水浸泡三個小時左右即可,如果木耳泡的時間太長,可能會產生黃曲黴素等微生物毒素。

3、霉變食物

花生、小米、小米、豆類、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,一旦發生霉變,裡面會產生黃曲黴素,食用後會增加致癌風險。

4、筷子和砧板

多數人家裡的筷子和砧板是木製品,用久了可能會發霉,帶來健康隱患。

5、調味品

八角、干辣椒、干茴香等調味品霉變後,可能會產生黃曲黴素,用到飯菜中可能會增加致癌風險。

02

這2種水果儘量少吃,

小心肝癌不請自來

一說起黃曲黴素,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新聞,某地經營水果的夫妻因為節儉,長期吃著店裡的發霉水果,結果雙雙被檢查出肝癌。

現在天氣也越來越熱,各種水果也開始上市,但有2種水果就算是再便宜,也要儘量少吃。

一種是變質腐爛的水果。

這類水果可能會產生展青黴素、赭麴黴毒素A、節菱孢黴菌毒素、黃曲黴素等毒素,食用後輕則帶來肝腎毒性,重則致癌致死。

即便切掉爛掉的部分,黴菌可能已經隨著汁液在水果內蔓延開了。

另一種是街邊的水果果切。

現在不管是超市還是水果店、街邊的小商販,不僅有完整的水果賣,還有切好的水果果切,很多人為了方便,會選擇花更高的價格買這種切好的水果,但其實水果果切存在不少的安全隱患。

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這些水果在被切之前是不是新鮮的,有沒有變質發霉,這些都是不能保證的,萬一它是由腐爛的水果重新加工的,這樣的水果果切健康隱患非常大。

上文以及提及變質腐爛的水果有可能存在多種黴菌,而且有可能已經入侵水果內部,切是切不掉的。

另外水果果切的操作環境也很重要,比如工作人員有沒有戴手套、水果有沒有洗乾淨後再消息、用來切水果的砧板干不幹凈,有沒有黴菌,這些都是看不見的。

03

肝癌發現就是中晚期?

出現三種異常要警惕

肝臟有著「沉默器官」的稱號,即便裡面的癌腫已經到了十厘米,可能患者都沒有不適症狀。

等到患者出現了明顯不適症狀再去檢查,多半已經發展到了晚期。

其實肝癌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,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,或能大大提升治癒率。

出現下面幾種異常症狀,要警惕肝癌來臨!

1、一癢:皮膚瘙癢

肝癌最典型的症狀之一就是黃疸,多表現為眼睛鞏膜發黃和皮膚發黃,這是因為肝功能受損失,會阻礙膽紅素的代謝,導致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,從而導致該現象。

而皮膚的瘙癢程度多與黃疸深度有關,尤其是夜間瘙癢加劇,甚至抓破皮也無法緩解,是肝癌性黃疸的典型表現。

2、二痛:肝區疼痛

隨著肝臟腫瘤的不斷生長,會拉扯到肝臟包膜,進而引發肝區疼痛,甚至呼吸都會影響加重疼痛感。

3、三紅:手掌發紅、蜘蛛痣

肝功能下降有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大小魚際片狀紅斑,俗稱肝掌,按壓時症狀會消失,放鬆後又會恢復原樣;

肝癌會導致[雌☆激☆素]水平過高,擴張毛細血管,從而導致蜘蛛痣。

都說病從口入,如果經常食用霉變的食物可能會增加肝癌風險,因為霉變食物中可能會產生黃麴黴毒素,食用後輕則慢性中毒,重則急性中毒,甚至增加致癌風險。

參考資料:

[1] 《【東總科普】黃曲黴素——肝癌的「罪魁禍首」》.東部戰區總醫院訂閱號.2025年2月8日

[2] 《藏在食物中的隱形殺手——黃麴黴毒素》.錦江疾控.2024年12月12日

[3] 《打死都不吃的3種水果!1種喂養癌細胞,1種傷透肝臟,1種全是寄生蟲!別因一時嘴饞葬送健康》.家庭醫生.2023年7月19日

未經作者允許授權,禁止轉載

武巧輝 • 32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8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3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84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12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7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90次觀看
大炮仙 • 3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44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46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96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1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61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16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62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3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80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90次觀看